“多虧了這土疙瘩,我們的生活才有了指望,以前我們村路不好,種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,現在路通了、方便了,莊稼也都能賣上錢了,日子越過越有奔頭。”一說起這些年的變化,臨洮縣站灘鄉新寨村村民郭永林便滔滔不絕。
今年,新寨村黨支部積極協調調運馬鈴薯原原種23萬粒,每粒補貼0.3元,農戶自籌0.1元。“我這原原種就是村里幫忙調運的,價廉物美,種出來的‘金蛋蛋’不愁賣不了好價錢!”郭永林說。如今,新寨村馬鈴薯種植面積已經達到6000畝,占全村耕地總面積的六成以上,馬鈴薯產業成了群眾最重要的收入來源。
今年以來,臨洮縣搶抓國家實施馬鈴薯主食化發展戰略機遇,堅持把馬鈴薯產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,著力推良種、穩規模、保加工、促產銷,初步形成了科學化布局、集約化種植、標準化生產、精深化加工、品牌化營銷的產業發展體系。2022年,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57萬畝,預計產量達到104萬噸、總產值達到10.98億元。
聲明:以上文章來源澎湃新聞,如涉版權,請通知0537-3163069刪除。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